This day in History

香港重光紀念日

1941年聖誕,日本侵佔香港 ,香港淪陷。國破家亡,糧食短缺之下,屍橫遍地,悲劇慘事連連。 有倖存者憶述日軍當年侵佔香港後,為省下彈藥,改用槍頭尖刺處決人民,再推入「萬人坑」中。香港淪陷後的三年零八個月, 香港人生活艱難,日軍控制港人日常生活及活動,打壓傳媒工作,言論出版自由,盪然無存。所有報刊出版前都要先送檢,由日軍憲兵部審批,方可付印出版。 歡迎親臨香港新聞博覽館,了解更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香港正式告別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同年8月30日,英國海軍少將夏愨抵港,英國重新接管香港至1997年。為紀念香港重光,是日亦被定為「香港重光紀念日」。

香港重光紀念日 Read More »

南京大屠殺

日軍侵華事件是中國人難以忘記的傷痛,而發生在1937年12月13日,長達六星期的「南京大屠殺」,更是一幕血腥的沉重歷史。 據史料記載,當年在南京市太平路一帶,到處可見日軍用手推車搬運從商店搶掠的物資,而在郊區下關碼頭的屍體更堆積如山,當中有老有嫩、有男有女。中國官方媒體表示,事件中被殺害和姦污的中國人超過三十萬人。當時,大量外國傳媒都紛紛報道日軍的殺戮搶掠行為,其中有日本報刊更報道兩名日軍甚至舉行「百人斬」比賽,比拼誰先殺掉一百人,行為殘暴。 二戰結束後,日軍在南京的大屠殺行為被指違反國際戰爭條約,時任日軍最高統帥松井石根大將被審判罪成,與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等七人一同被處絞刑。而到了2014年,中國政府於全國人大常委會上宣布,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並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哀悼儀式,悼念戰爭中的死難者。

南京大屠殺 Read More »

第一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1924年1月25日,國際冬季運動周於法國夏慕尼舉行,一共有十六個國家,二百多名運動員參與。 早於二十世紀初,冬季體育運動在歐美國家開始普及,1908年倫敦奧運亦首次加入花樣滑冰項目。由於當年冰雪項目只能在冬季進行,所以比賽在開幕禮前五個月已經舉行。因此國際奧委會決定在1924年巴黎奧運後舉辦國際冬季運動周,獨立舉辦冰雪項目,包括滑雪、滑冰、冰球等賽事……

第一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Read More »

五四運動

一百零二年前的今日,北京爆發「五四運動」。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各戰勝國剛在巴黎召開和會,會上各國沒理會中國的要求,決定將德國佔領的山東轉歸日本管轄。而參與會議的中國北洋政府官員,亦打算在和約上簽字接受有關決議。 當時這消息震怒中國國民,當日下午,以北京大學學生為首的專上院校學生在天安門外發起大遊行,高呼「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拒絕和約簽字」、「抵制日貨」等口號,抗議和約。,而香港亦出現小規模示威和罷買日貨事件。 面對全國各界的壓力,中國代表團最終拒絕簽署和約,但事後日本仍然霸佔山東,直至1922年才將青島市交還中國。 相片來源:《文匯報》

五四運動 Read More »

廣九直通車通車

連接廣州及香港的廣九直通車,自1911年全面通車起,霎眼已服務港人接近一個世紀。 早於1864年,英國有鐵路工程師已提出興建一條連接中港兩地鐵路,惟當時未獲北京清政府及香港商家支持,直至1898年,中、英政府方決定批出特許權予中英銀公司(British and Chinese Corporation),協助興建廣州至香港的鐵路。 斥資130萬英鎊興建的九廣鐵路英段於1910年10月5日首先通車,初期只設尖沙咀、油麻地、沙田、大埔及粉嶺五個車站。翌年同日,來往廣州至九龍的廣九直通車亦正式開通,全段車程約四個多小時。 通車近百年間,直通車先後於省港大罷工、中國內戰及日治期間多次中斷服務。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列車服務再因政治問題而暫停,直至1979年內地改革開放,直通車才恢復通車。時至今日,隨着高速鐵路於2018年通車,廣九直通車的需求減少,班次亦有所增減。 想知道更多有關香港傳媒採訪直通車於1979年重開的過程,請親臨香港新聞博覽館,一看「內地採訪70年」的專題展覽。 相片來源:網上圖片

廣九直通車通車 Read More »

本港爆發鼠疫

1894年5月初,鼠疫在港島太平山街蔓延,至5月10日,港督宣佈香港為鼠疫疫埠。當局需要出動軍人協助抗疫,前往爆發疫情的地區逐戶入屋搜查,隔離病患及進行消毒,又規定死者屍體必須交政府處理。疫情高峰時,本港的死亡人數每天超過一百人,期間有不少華人逃離香港,前往內地暫避。 其中有大批華人居住,疫情最嚴重的太平山街一帶,政府通過緊急條例將土地收回,以進行大規模滅鼠工作,約七千名居民全部被遷出……

本港爆發鼠疫 Read More »

山頂纜車通車

一百多年前,「轎」是來往中環及太平山頂的主要交通工具。直至後來蘇格蘭商人亞歷山大‧芬梨‧史密夫(Alexander Findlay Smith)投資開辦山頂酒店,並於1885年獲港府批准動土興建港島纜車鐵路,山頂纜車才得以為港人服務近一百四十年。 山頂纜車在1888年5月30日正式通車,全長1,350米,途經五個車站,是當年亞洲首個纜車索道系統。當時,纜車票價按車廂等級收費,定價由一毫至三毫不等。通車首年,纜車的客流量高達十五萬人次,其後亦經歷過多次改建翻新,如添置載客量較高的車廂、翻新及擴建車站等,繼續為港人服務。 相片來源:山頂纜車公司

山頂纜車通車 Read More »

《循環日報》創刊

一百四十七年前,避居香港的思想家王韜,與友人黃勝一同創辦香港首份華資報章《循環日報》。有別當時報業隔日出版的模式,當年《循環日報》一周出版六日,一年的訂閱費只需五元,除了報道中外新聞和船期航運消息,報章還另闢篇幅刊登商品行情、廣告和啟示。王韜同時亦擔任報章主筆,為報刊撰寫政論文章,創下近代中國政論報紙的先河。 《循環日報》在日佔期間,與基督教報刊《大光報》合併成《東亞晚報》,其後在一九四七年停刊。

《循環日報》創刊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