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his event has passed.
「新冠疫情的啟示」講座
2023.5.6

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出現,港人經歷共五波疫情,當中2022年出現的第五波疫情為本港帶來最嚴峻的挑戰及痛苦經歷。
香港新聞博覽館今天(5月6日) 舉行「新冠疫情的啟示」講座,邀請了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床教授孔繁毅醫生回顧過去三年疫情的挑戰及分享新冠疫情為我們帶來的啟示。
孔繁毅醫生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解除公共衛生緊急狀態,時間恰當,但他強調現時不代表疫情完結,需要繼續監察會否再有新變種病毒出現。
他又指出,新冠病毒會一直在社會並存,但透過完成接種疫苗,即使感染,大部分人士只屬輕症,近日本港新冠感染個案有反彈趨勢,但社會已建立免疫屏障,不會出現如第五波疫情的大型爆發。他建議,長期病患者及長者等高危人士,如快測陽性應及早求醫,而這些人士在接種疫苗或感染後半年, 當抗體水平下降後,要再接種疫苗。他相信市民今後可能亦會類似接種流感疫苗, 每年接種一次新冠疫苗。
回顧過去三年多的疫情,孔繁毅醫生認為本港有汲取2003年沙士的經驗,在應對新冠疫情時早有準備,但需要加強醫院的負氣壓設施,特別是第五波疫情期間,醫護人手及病床不足,大量長者無法入院,情況並不理想。
展望未來,孔繁毅醫生提醒新出現的變種病毒株「大角星(Arcturus)」XBB.1.16會迅速成為主流病毒,其傳染性更高,但破壞力與現時流行的病毒株相若。他建議,醫管局可延長普通科門診服務時間,包括假日及非辦公時間, 讓市民有病時可以得到診治,避免市民湧去急症室,出現爆滿情況。
另外,香港新聞博覽館專題展覽「香港戰疫」已新增「第五波的試煉」內容、報紙及影片,讓市民從不同角度,回顧第五波疫情中社會、民生及經濟的挑戰,以及香港如何邁進復常之路。歡迎公眾親臨新聞博覽館參觀展覽。
圖片說明:
圖一:孔繁毅醫生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時間恰當,但強調不代表疫情完結,需要繼續監察會否再有新變種病毒出現。
圖二: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行「新冠疫情的啟示」講座。
圖三:「香港戰疫」專題展覽新增「第五波的試煉」內容、報紙及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