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博覽館:「老總生活日常 – 懷念鄭明仁」講座】
香港新聞博覽館於12月8日 (星期日) 舉辦「老總生活日常 - 懷念鄭明仁」專題講座。邀請《星島日報》執行總編輯(北美) 陳偉文先生、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教授蘇鑰機教授、香港新聞博覽館前行政總監許友明先生及新聞博覽館副主席陳淑薇女士與大家一同緬懷鄭明仁的傳媒工作及生活點滴。
香港新聞博覽館於12月8日 (星期日) 舉辦「老總生活日常 - 懷念鄭明仁」專題講座。邀請《星島日報》執行總編輯(北美) 陳偉文先生、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教授蘇鑰機教授、香港新聞博覽館前行政總監許友明先生及新聞博覽館副主席陳淑薇女士與大家一同緬懷鄭明仁的傳媒工作及生活點滴。
香港新聞博覽館將於12月5日迎來六周年!為答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由12月3日 (星期二) 至12月8日 (星期日) 期間,館內新聞體驗遊戲一律優惠價$50!紀念品店更可享8折優惠!
根據政府數據顯示,每七位香港人便有一位可能有精神健康問題,例如抑鬱症或焦慮症等。香港新聞博覽館於今天 (11月16日 ) 下午請來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教授及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陳仲謀醫生探討港人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問題,以及讓公眾了解可以如何尋求協助及支援。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先生今天(10 月 1 日) 到訪香港新聞博覽館,了解香港新聞業的發展過程及歷史。
香港新聞博覽館將於9月21日 (星期六) 舉辦專題講座,介紹香港早期報業發展、報業先驅陳言的背景及其創辦《香港華字日報》的經過,並透過新聞個案研究,揭示《香港華字日報》的編採特色,以及比較陳言與王韜在編輯《香港華字日報》及《循環日報》上的異同。
香港新聞博覽館於今年1月至4月期間舉辦 「人工智能應如何發展」徵文比賽,通過了解新世代年輕人的想法,集思廣益,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良見。比賽共吸引了超過300名學生參與,評審團在每組選出冠、亞、季軍作品及五名優異作品。香港新聞博覽館於6月29日 (星期六) 下午舉行頒獎典禮,邀請各得獎者聚首一堂,並由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先生、新聞博覽館主席陳祖澤博士及專業評審團擔任頒獎嘉賓。
全球暖化持續,極端天氣愈趨頻繁,香港新聞博覽館於6月29日 (星期六) 下午請來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先生分享氣候變化的影響。
香港新聞博覽館於今天(6月1日) 舉辦專題講座,邀請了政府新聞處前助理處長譚錫揚先生、南華早報前採訪主任陳家耀先生與大家一同回顧昔日與陳橋先生的工作點滴及他的新聞攝影作品,並由香港新聞博覽館前行政總監許友明先生擔任主持。
社區對流感的免疫力偏低,專家指出今年的夏季流感季節很大機會出現「雙高峰」,加上新冠病毒出現新變異株,市民可以如何應對? 香港新聞博覽館於今天(5月25日) 舉辦專題講座,請來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列汝儉列黃瑞容基金教授(健康科學教育學)孔繁毅教授講述夏季流感與新冠肺炎的最新情況。
人工智能已成為全球發展趨勢,加速了資訊的收集及傳播,同時其真確性亦使人擔憂。香港新聞博覽館於今天(5月4日) 舉辦專題講座,請來大數據治理公會召集人及數字化經濟委員會成員車品覺先生講述人工智能的最新發展,市民可以如何應用相關技術,以及正確分辨有用真實的資訊。
香港新聞博覽館於4月27日舉辦專題講座,請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以「在變局中開新局」為題講述本港經濟的最新情況、 面對的挑戰及如何應對。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許多重大的影響。未來大趨勢,實以人工智能的發展為世界焦點,科技發展對人們有好有壞,應如何應用手中的科技力量實有賴使用者的態度。人工智能的出現,加速了資訊的收集及傳播,同時,資訊的真確性亦引來人們的擔憂。因此,正確分辨資訊的能力至為重要,推廣傳媒資訊素養是香港新聞博覽館肩負的使命。香港新聞博覽館特意舉辦徵文比賽,以「人工智能應如何發展」為題,邀請各大學校的學生參賽,集思廣益,為與人工智能共謀發展提供良見。
近年精神健康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市民可以如何保持正面積極的心境,社會各界應如何提供支援? 香港新聞博覽館於今天(3月23日) 舉辦專題講座,請來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教授,以及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副總監、精神科專科醫生廖廣申醫生拆解精神健康問題。
香港新聞博覽館將於2月3日 (星期六) 舉辦專題講座,請來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先生拆解騙徒技倆,提高市民防騙抗疫能力,讓公眾認清騙徒真面目, 加強對付。
香港新聞博覽館將於2月3日 (星期六) 舉辦專題講座,請來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先生拆解騙徒技倆,提高市民防騙抗疫能力,讓公眾認清騙徒真面目, 加強對付。
香港新聞博覽館於12月2日舉行五周年慶祝活動,承蒙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擔任主禮嘉賓,並出席座談會,闡釋新一份施政報告、香港的獨特優勢及香港未來發展前景。
香港新聞博覽館於12月2日 (星期六) 舉辦專題講座,請來香港體育學院主席鄧竟成先生、香港賽馬會公司事務總監譚志源先生、香港女子劍擊運動員江旻憓女士及香港前乒乓球運動員趙頌熙先生出席分享會。
香港新聞博覽館於2023年12月2日( 星期六) 下午舉行成立五周年活動,承蒙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應允擔任主禮嘉賓, 並出席座談會, 闡釋新一份施政報告、 香港的獨特優勢及香港未來發展前景。
香港新聞博覽館今日 (11月18日) 舉行「流感及新冠疫情的啟示」講座,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列汝儉列黃瑞容基金教授(健康科學教育學)孔繁毅教授分享流感及新冠疫情的最新發展及啟示。
香港是個多元社會,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人士,要建立共融和諧的社會有賴各個群體彼此尊重,消除彼此之間的標籤與誤會。香港新聞博覽館於今天(10月21日)舉行「推動多元文化,建立共融和諧社會」講座,邀請了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葉柏強醫生、平等機會委員會委員、中學副校長利哲宏博士及理工大學應用及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黎可欣博士與大家討論共融議題。
九月初,本港受著超強颱風及黑色暴雨的來襲。隨著全球暖化,極端天氣的情況愈來愈頻密,情況令人擔心。香港新聞博覽館於今天(9月30日)舉行「極端天氣的應對及啟示」講座,邀請了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先生與大家分享極端天氣、氣候變化及環保議題。
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出現,港人經歷共五波疫情,當中2022年出現的第五波疫情為本港帶來最嚴峻的挑戰及痛苦經歷。
在大數據時代,社交媒體上充斥著不同資訊,我們可以如何分辨?
香港新聞博覽館今天(12月10日) 舉行踏入五周年的慶祝活動,承蒙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擔任主禮嘉賓,並出席「說好香港故事」座談會。
香港新聞博覽館今天(12月10日) 舉行踏入五周年的慶祝活動,承蒙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擔任主禮嘉賓,並出席「說好香港故事」座談會,與新聞博覽館副主席陳淑薇女士交流對話。
剛過去的星期天,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辦一連串活動響應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舉辦的「文物時尚•荷李活道」!當日入館人數約1800人,氣氛非常熱鬧!當日活動十分豐富,參觀人士除了參觀展覽外,更在館內參加公眾導賞團及玩遊戲,亦有參觀人士特意「打卡」留念。
財經新聞背後的工作是如何? 當中又有甚麼機遇和挑戰?
香港最早期的中文報業有哪些報章? 當中的發展過程是如何?
一名成功的公關是如何應對危機? 當中需要具備甚麼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