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Events

« All Events

  • This event has passed.

「中醫藥如何有助預防及治療新冠肺炎」網上講座

2022.5.14

第五波疫情肆虐,坊間出現不少關於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資訊,孰真孰假市民難以分辨。香港新聞博覽館今天(5月14日)舉行「中醫藥如何有助預防及治療新冠肺炎」網上講座,邀請了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教授與大家分享中醫藥如何對抗新冠疫情,以及康復人士調理身體的方法。

卞兆祥教授表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由2月中起向市民提供免費網上診症服務,為新冠肺炎確診者提供配藥、療效評估等服務,截止4月底已服務超過41000人次,初步數據顯示中醫藥治療有效改善新冠肺炎症狀,而及早治療有助盡早康復,以及明顯改善臨床症狀。大部分求診的患者已接種兩劑疫苗,大部分屬輕症,而求診人士當中有逾七成出現咳嗽咯痰、其餘病徵包括口乾、乏力、喉嚨痛、流鼻水及腹瀉等,獲中醫藥治療後症狀得以改善。

另外,浸會大學早前招募了逾650名在啟德方艙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進行中藥防治臨床研究,接受為期兩週的中藥複方預防,期間記錄體溫、症狀、以及檢測結果,研究結果為日後中醫藥預防新冠肺炎提供實證醫學用途。不過,卞教授提醒,服用防感藥方及中成藥需要由中醫師專業判斷,以決定處方適合的藥物。

有一部分的康復人士在染疫後出現「長新冠」的後遺症,包括疲倦、頭痛、腦霧等症狀,卞教授建議,可以根據個人體質,利用不同食療方案調理身體。康復者亦可以加強呼吸及體能訓練,練習腹式呼吸法、臥位鍛煉等,以增強體魄。

圖片說明:


圖一:卞兆祥教授分享中醫藥如何對抗新冠疫情,以及康復人士調理身體的方法。


圖二: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行「中醫藥如何有助預防及治療新冠肺炎」網上講座。

Details

Date:
2022.5.14
Event Categories:
,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