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载入中

« 所有活动

  • 此活动已过期。

香港新闻博览馆举行「拆解认知障碍症:从预防到应对」讲座

2025.9.20 @ 15:00 - 16:30

香港新闻博览馆举行「拆解认知障碍症:从预防到应对」讲座

医生及学者分享香港认知障碍症的最新发病情况、诊断与预防方法

据统计,目前香港每五位社区长者中,就有一位患有轻度认知障碍。预计到2036年,全港认知障碍症患者人数将攀升至28万人,情况严重。适逢9月21日是「世界认知障碍症日」,香港新闻博览馆于9月20日 (今天) 举办「拆解认知障碍症:从预防到应对」讲座,邀请香港大学梁显利基金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教授林一星教授,以及伊利沙伯医院老人科顾问医生陈龙达医生分享香港认知障碍症的最新发病情况、诊断与预防方法,并讲解照顾者可如何识别家人患病迹象及妥善照护患者。

陈龙达医生表示,认知障碍症属于脑部疾病症候群,患者的自理及社交能力下降,视觉空间受损,以及短期记忆有困难。患者可能忘记身边家人、朋友的名字,忘记有没有吃饭。对于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例如打开衣柜找不到衣服,甚或不愿外出等等。有患者的表达能力亦面临困难。当发现出现以上的情况,应及早检查及求医。

他提到,认知障碍症的患者可以透过药物治疗纾缓情况,但最重要是家人的陪伴及支援,令长者感到开心。家人亦可与患者一起进行认知训练,例如打麻雀、玩游戏等活动。他建议,市民要保持身心健康,控制好「三高」及体重,以及有足够的动手、动脑筋的活动。

林一星教授分享了如何减少患上认知障碍症的机会。首先是保持身体活跃,每星期做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带氧运动,如快走、骑单车或跳舞。第二是保持健康饮食,遵循地中海饮食文化,多摄取蔬果、全谷物、坚果、种子和健康的脂肪,减少摄取红肉、加工食品、精致谷物和含糖饮品。另外,市民亦要管理好自己的健康状况,监测血压、血糖和胆固醇,亦要保持心智活跃与社交,使大脑更能应对神经学上的变化。

林教授又提出了帮助认知障碍症患者的方法。他建议可以透过认知刺激疗法(CST),用主题式活动例如讨论和游戏,来主动刺激患者的认知和参与。研究亦显示CST有助于改善记忆、思维能力和整体福祉。照顾者可以向患者提出开放式问题,引导患者提出个人意见,以及用提示方式帮助患者回忆过去。他又强调,照顾者要以人为本地照顾身边的患者,尝试多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看法。

另外,林教授指出,本港有提供不同类别的长者服务,包括为患者进行评估及认知训练,以及日间、上门照顾及照顾者培训支援等服务。陈医生亦补充,医院会提供不同健康资讯供市民参阅,市民亦可以登记成为地区康健中心会员,接受不同健康服务。

 

讲座重温片段将于稍后上载至香港新闻博览馆YouTube 频道。

 

图片说明:

图一:香港新闻博览馆举行「拆解认知障碍症:从预防到应对」讲座。

图二:陈龙达医生表示,认知障碍症的患者可以透过药物治疗纾缓情况,但最重要是家人的陪伴及支援,令长者感到开心。

图三:林一星教授分享了如何减少患上认知障碍症的机会及帮助患者的方法。

详情

日期:
2025.9.20
时间:
15:00 - 16:30
活动分类:
,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