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Events

« All Events

  • This event has passed.

香港新闻博览馆举行 AI安全「智」重要 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私隐新挑战讲座

2025.8.2 @ 15:00 - 16:00

随着人工智能科技急速发展,市民应用人工智能更为普及,同时也存在私隐风险。香港新闻博览馆于8月2日 (星期六) 举办专题讲座,请来个人资料私隐专员钟丽玲女士讲述人工智能时代的私隐新挑战,及如何保障个人资料私隐。

 

钟丽玲女士表示,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近日有骗徒运用人工智能深伪技术制作诈骗影片,假扮官员或名人,诱骗市民投资。她提醒,有图未必有真相,市民接收图片及影片时要作事实查核,以免蒙受损失。

 

对于有与会者问到近日有人在个人计算机利用深伪技术,将多名女性的照片制作成多张色情图片,是否需要修改相关法例,她表示案件涉及个人资料私隐,公署正进行刑事调查,提醒市民不要以身试法。

 

钟女士在讲座上向市民讲解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私隐风险问题,包括数据外泄、收集过量信息等等。她解释,人工智能系统储存大量用户对话的数据,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她又举例,有聊天机械人曾发生严重的数据外泄事故,泄露了部分用户过往对话的标题、用户的姓名、电邮地址和信用卡号码的最后四位数字。

 

她提醒市民在登记使用人工智能聊天机械人时,要先细阅私隐政策、使用条款及其他有关处理数据的政策 ,慎防假冒的应用程序及钓鱼网站。与系统对话时不要分享自己及他人的个人资料,亦要定时删除聊天纪录中不需要保留的对话。学生使用时老师及家长也应从旁指导,减少信息外泄的风险。

 

此外,企业要清晰订立雇员使用人工智能时的指引,指明雇员可以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以及处理的工作范畴及活动,例如:草拟、总结信息、生成图像或影片,以及核实人工智能提供的内容是否准确。私隐专员公署在今年2月至5月期间完成审查60间本地机构使用人工智能对个人资料私隐的影响。当中有24间机构会透过人工智能系统收集或使用个人资料,大部分在实施系统前会进行测试及制定数据外泄事故的应变计划。在循查过程中,公署亦未有发现违反《私隐条例》的情况。

 

图片说明:

图一:香港新闻博览馆举行AI安全「智」重要 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私隐新挑战讲座。

图二:钟丽玲女士提醒市民在登记使用人工智能聊天机械人时,要先细阅私隐政策、使用条款及其他有关处理数据的政策 ,慎防假冒的应用程序及钓鱼网站。

Details

Date:
2025.8.2
Time:
15:00 - 16:00
Event Categories:
,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