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博览馆为中西区增添新闻文化色彩

香港新闻博览馆2018年12月6日起开放予公众参观,除了接待预约的团体外,也吸引不少新闻界前辈、在职记者、市民大众及中西区的街坊到访。在周六、日,更少不了到区内发掘文化特色的人士。

中学生传媒教育工作坊

香港新闻博览馆在 7 月 6 日及 7 日,接待了参加由新闻教育基金主办的中学生传媒教育工作坊的约 200 名同学,希望有助同学加深对传媒工作的认识。

获奖摄影师眼中的「香港新闻博览馆」

为庆祝「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推出十周年,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于 4 至 5 月期间,举办以历史建筑为主题的摄影比赛,为第一至三期活化计划下共 11 幢历史建筑,每一幢选出一张「最佳相片」。黄泽翰先生的作品脱颖而出,成为拍摄「香港新闻博览馆」的「最佳相片」。

新闻从业员心灵健康讲座

香港新闻博览馆与新闻教育基金及新闻行政人员协会于 10 月 22 日合办「新闻从业员心灵健康讲座」,邀得香港大学精神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廖广申医生及临床心理学家黄蔚澄博士,与新闻界同业分享在编采近期社会事件时,面对重大的工作及精神压力下,如何纾解,守护精神健康。

四川大地震幸存者谢海峰与潘德邻医生分享逆境自强

香港新闻博览馆今天(12月17日)举办讲座,邀得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幸存者谢海峰和潘德邻医生分享逆境自强。现已成为出色舞者的谢海峰,在潘医生古琴伴奏下表演舞蹈,是两人首次同台演出。是次活动吸引了近百人出席,包括中学生、大学生、家长、教师、校长、病友、社工等。

香港新闻博览馆吉祥物设计比赛结果

香港新闻博览馆举办的吉祥物设计比赛,吸引了超过340名中小学生及大专生参加,他们发挥创意,为博览馆设计独特的吉祥物,展示同学们心目中的专业新闻工作者形象。是次比赛是香港新闻博览馆赛马会传媒素养教育项目的一部份,计划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目的是让公众藉此活动关注新闻报道客观、全面及专业的重要性。

「疫情下工作之日常」网上讲座

香港新闻博览馆举办「疫情下工作之日常」网上讲座,邀得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及政府专家顾问许树昌及商业电台新闻及公共事务部记者冯天兰、明报资深摄影记者及助理图片编辑钟林枝出席。

滚动至顶部